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实验中学是山东省教育厅认定的首批综合高中试点学校。学校围绕“多元办学,为学生提供适宜教育”的办学思路,探索普职融合的综合高中教育机制,为学生打开成长新格局,实现教育综合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实施分类教学,赋予多样成长路径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一部分学生具备文化课学习的潜力,一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艺术素养,一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基于此,激发潜能、因材施教、提升信心成为教师的共识,学校确立了文化类、艺体类和职业类的普职融合分类教学模式。
(资料图片)
1. 高一阶段统一打牢文化基础
根据中考成绩,学校对高一新生进行平行分班,所有班级统一开展高中普通文化类教育,既有助于学校更好地了解学情,也尽可能为所有学生打牢文化课基础。
高一上学期,学校通过家长会、班会、学生会等形式,帮助学生和家长建立起对分类教学的初步认知。同时,在学生中开展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并对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进行适当引导。期中考试后,及时开展艺体类和职业类相关专业的试学工作,并对学生是否选择艺体类和职业类方向,如何选择同类别的各种专业进行数据摸排,为高二阶段的课程、专业设置做好准备。高一下学期,学校指导文化类和艺体类学生对学业水平考试等级科目进行选择,学生最多可以选择3个平行志愿,通过两次选科摸底,为学校确定最终的课程开设提供依据。
2. 高二阶段确定发展方向
高二开学前,学生对考试类别以及各类别对应的专业作出最终选择,并据此选择不同方向的课程。选择职业类的学生,学校会为其注册中职学籍,并按照所选专业分班。对选择艺体类的学生,学校按照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业考核水平进行平行分班。选择文化类的学生,采用类似高考志愿投档的方式,完成“六选三”选学科目的双向选择,这种方式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和兴趣,也可以调配师资为学生的选择提供最大支持。最后,学校根据学生选课结果平行分班,并均衡搭配任课教师。
虽然学生在这个阶段选定了发展方向,但是作为综合高中,学生可以实现校内中职学籍与普通高中学籍互转,并且中职学籍学生可以自愿选择参加夏季高考。从近几年实际运行的情况来看,因高一阶段分类教学的铺垫性工作比较扎实,只有极个别学生在高二开学初期改变选择,学校也尽快为其完成了学籍转换。
3. 高三阶段实施有效指导
进入高三,学校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学期初在高三级部内制作三种类型的“周历表”,以周为单位把高三教育教学的工作进行分解。艺体类和职业类在高三第一阶段侧重专业能力的集中强化训练,确保学生专业测试取得优异成绩,以专业课学习作为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突破口,第二阶段侧重文化知识的复习,夯实知识基础。
为了缓解高三学生的学习压力,学校开展“微笑面对、梦想花开”涂鸦秀、“减压赋能、轻装上阵”趣味运动会、“送祝福、提能量”“考前心理疏导”等减压活动。同时,多频次召开线上线下家长会,在不同时间节点给予详细的指导和提醒,帮助家长掌握陪伴学生学习的技巧,密切家校联系,构建良好的家校关系,提升育人效果。
二、构建三维课程体系,实现多元培养
1. 基础文化类课程
针对学生文化课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学校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一是翻转课堂提升学习效益。学校积极推行“0.5+1”翻转课堂模式,落实每课时“20分钟自学+40分钟讲授”的安排,在自学时间发放学习任务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实现“先学”。课上教师依据学情调整教学侧重点和方法,重点解答学生无法自主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做到“后教”。整个学习过程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一模式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分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在高二阶段开展选类选科后,为了满足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学校重点突出必修课程与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整合,并借助分层分类教学,实现同一教学目标引领下针对不同文化基础学生的差异化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模式,避免了教师教学同一性带来的一些学生吃不消、一些学生吃不饱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取得长足进步。
一方面,依据学生成绩组建学科虚拟班,利用自习时间,各学科教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并在期中期末考试后对虚拟班进行动态调整。另一方面,优化作业设置,在基础性必做作业之外,适当布置选做作业,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主选择拓展性选做作业,教师以微课视频的形式进行讲解。
三是小语种教学开辟新途径。学生在选择高考外语语种时,除英语外,可以自主选择日语、俄语和西班牙语。在开展小语种教学的基础上,学校还与莫斯科国立大学语言与文化学院签订了高考直通车项目,为学生到俄罗斯留学完成本科学业开辟了新的通道。
四是有的放矢提升教学实效。为实现精准教学,教师用数据观察学生成长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策略,开展一生一案和一对一帮扶,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各种问题。
2. 艺体类课程
多年来,学校积极探索艺体特长教育模式,结合学生兴趣及发展意愿,组建了音乐、体育、美术、舞蹈、书法等专业班,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机会、提供条件,同时针对艺体类学生学习的特殊性,便于不同专业根据各自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活动。
为帮助专业课零起点的学生提升专业能力,学校合理编排课程表,统筹专业课和文化课教学方式。比如,高二年级音乐班和体育班每天下午最后两节课开展专业教学,美术班每周三和周五下午开展专业教学。高三年级各专业班在专业测试前均采用每天半天专业课与半天文化课相结合的课程安排。
针对艺体类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的现状,学校采取“低起点、密台阶、小步子、勤检测、快反馈、重落实”的教学策略,即课堂教学中注重降低授课重心和难度,搭建多个知识难度上升的台阶,引导学生稳步进行知识学习,缩短知识反馈总结的周期,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切实帮助学生打牢文化课基础。
3. 职业类课程
为提高职业类学生的专业课学习质量,在完成基础文化课学习的基础上,学校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学习场地和设备,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一是因地制宜,增添设备。学校将原有的部分功能教室升级为技能课程的实训教室,修缮更新实现一室多用,满足了大多数专业的技能训练要求。比如,幼儿保育专业充分用好学校的声乐教室、舞蹈教室、钢琴教室,基本能够完成专业教学。
二是与部分单位建立合作机制,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学校与区域内的淄博机电工程学校开展合作办学,两校之间通过统筹学籍管理、师资队伍、课程管理、专业设置等,实现了课程和资源的共建、共管、共享。
三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学校针对职业类考试需要更高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的特点,增加了短期见习类课程。比如,学校在迎接宾客来访时,安排旅游专业的学生负责迎宾以及校园文化和景观的讲解任务,组织旅游专业的学生到当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周村古商城观摩学习景点讲解,安排幼儿保育专业的学生到山东省十佳幼儿园周村区实验幼儿园开展跟岗观摩、实习,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幼儿保育班学生到幼儿园跟岗实习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课程高质量实施
从普通高中到综合高中的转型,绝不只是学生选择并开设了多元化课程就能实现的,还需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多种形式提升教学质量。
1. 多方助力保障师资配备
多元的课程体系必须有强大的师资支撑。作为一所从普通高中转型而来的综合高中,为保证职业类专业课程开足开好,学校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师资问题,保障师资质量。
一是自主培养师资。学校鼓励、支持本校教师按照专业相近的原则,利用课余时间进修学习,实现转型发展。比如,音乐教师通过转型承担起幼儿保育专业的课程,信息技术教师转型教授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美术教师转型艺术设计专业等,目前已经有近20名教师成功转型,并独立承担职业类课程的教学任务。
二是借助校外资源。一方面,借助与淄博机电工程学校合作建立的“普职融合共同体”,鼓励两校教师跨校任教,实验中学为对方提供文化课教师,对方为实验中学提供部分技能教师,满足各自的课程需求,实现了教师资源的高效利用。另一方面,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相对高中学校来说层次更高、种类更全,通过与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开展合作,借助对方的优秀师资,满足了学校的专业课程需求,同时也为学校师资培训提供了保障。
2. 搭建教师发展平台
一是实施分层、分类的教师梯队成长机制。学校制定《教师发展性评价办法》,开展“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教坛新秀”五级教师评选,评选主要参照教师的教学业绩、专业发展情况等内容,每两年为一个评选周期。由各学科首席教师担任周村区高中段各学科兼职教研员,由各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担任备课组长,充分发挥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效应,实现各学科首席教师引领下的教师梯队建设。
二是通过“教科研头雁计划”带动教师整体发展。要求各科首席教师每人一个课题,带领学科组成员做研究,努力做到“科科有课题,人人有专题”,形成“1+N”的良好科研氛围。坚持“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的原则,以教学为切入点,以校本培训为依托,通过直指教学的“小问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打造科研型教师队伍。搭建成果展示平台,加强优秀成果推广力度,实现教科研“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回报教学”,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三是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学校把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一年合格、两年达标、三年成熟、五年成为骨干”的目标,结合“教坛新秀”评选,持续推进“青蓝工程”,通过与骨干教师师徒结对,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开展青年教师课堂展示评优、青年教师进处室挂职锻炼、青年教师普职融合交流等,推动青年教师全面成长,助推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四是强化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础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每学年开始前,学校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选聘班主任,把有责任心、有能力的教师吸收到班主任队伍中来。学校以4名周村区首席班主任为核心,成立了名班主任工作室,开展了班主任节活动。通过每周1次的交流会,每月1次的培训会,开展主题报告、经验交流、班主任论坛等形式的学习活动,促进班主任成长。
3. 以学科建设推动教师发展
学校成立了“1+3+N”学科教学共同体。实行每学科每周半天无课日的教研制度,学科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提升学科教学质量。推行“确立课题—主备人初讲—集体评课研讨—二次备课—上课—课后反思—改进教学设计”的集体备课模式,形成集体备课成果,建立校本化教学资源库,实现各学科教学资源和成果共享,打造和谐奋进的学科教学团队。
学校加强在师资、教科研等方面有突出优势的思想政治学科和外语学科建设,成为淄博市“思想政治学科基地”和“外语学科培育基地”。借助市级特色高中在承办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开展对外交流、教科研等方面的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助力全体教师专业成长,带动各学科全面发展,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路兰英 董冠群 李云 作者单位均系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实验中学)
《人民教育》2023年第10期,原题为《建设普职融合综合高中 成就学生多元发展》
热门
联系我们:435 226 40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京ICP备2022022245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