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热门:乡土四月天 中国网络媒体论坛走进南京龙尚村

2023-04-25 00:52:29    来源:人民网    

从东北粮仓到岭南大地,从鱼米之乡到塞上江南,时下,各地铆足干劲推动农业强国开好局、起好步。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逐梦沃野,怀揣着干事创业的梦想,把科技基因注入传统农业,用知识、文化和信心深耕脚下沃土。

他们开得了新机器、玩得转新技术,也带去了新思维,落地了新理念。他们把强农兴农的使命扛在肩上,把青春挥洒在希望的田野,耕耘着属于“新农人”的幸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23日下午,“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走进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龙尚村,来自全国各地的党的二十大代表、人大代表、农技达人、媒体和商业平台负责人共同讲述着中国新农人自己的故事。

乡村振兴 关键在人

“作为台籍青年,我始终厚植着一份‘三农’情怀。”党的二十大代表、江苏省台联副会长、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宣传与信息化处处长邱峰说,2001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面对很有把握的师范大学、科技大学,自己毅然选择了相对冷门的农林院校,并填报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党的二十大代表、江苏省台联副会长、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宣传与信息化处处长邱峰。

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2006年,邱峰进入苏州市农村经营管理指导站工作。“学农、爱农、为农,这些年,我把‘三农’的情怀播种在广袤的农村土地上,工作足迹遍布全市79个涉农乡镇、1028个行政村和近万个自然村庄。”

感同身受的还有党的二十大代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张玉滚。2001年9月,21岁的他成了一名每月拿30元钱的代课教师。从此,他和同事接过老校长手中的扁担,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往返于高丘镇和学校之间的崎岖山路,挑书本教材、学具教具,挑油盐酱醋、蔬菜大米,肩不离担,担不离肩,风里来雨里去,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无数次起早摸黑,披星戴月,来回近10个小时的奔波对我们来讲都成了家常便饭。”

党的二十大代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张玉滚。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记得那是2006年,山里潮气大,遇冷成冰,本来就难走的八里坡,更加湿滑难行。”张玉滚说,眼看就要开学了,孩子们的书本还在高丘镇上。正月初十凌晨三点多,他拿起手电筒、扛上扁担出发了。一路紧赶慢赶,晚上十点多,张玉滚才走到尖顶山下。“等到了第二天回到学校,我几乎成了‘泥人’。但是看着干干净净、完好无损的新书,感觉一切都值了。”

学的是化学专业,但从事的是农业领域的工作。全国人大代表,宿迁经开区三棵树街道佟圩社区渔樵合作社理事长、淮安市渔樵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姚路路的创业经历十分特别。“我2007年决定开始自主创业。在家人的支持下,办了一个小型的生猪养殖场。”

全国人大代表,宿迁经开区三棵树街道佟圩社区渔樵合作社理事长、淮安市渔樵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姚路路。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创业初期,向实践学,向同行学,向书籍、网络学习,向专家、朋友学习。姚路路由一个对于养殖方面完全不懂的门外汉,学成了一个在生猪育肥、防疫、疾病治疗、营养搭配各个方面样样都通的小能手。通过多年努力,她的养殖场已经达到了年出栏生猪20000头的规模。目前,她采用的无土种植水生蔬菜的方式来消纳利用养殖粪肥,走出一条变废为宝的发展之路。并且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及合作共建点190多个推广点,推广无土种植面20000多亩,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还带动百余人就业。

“这些年来,我们采写了许许多多生动的故事。”中国新闻网总编辑吴庆才见证了广州最大的城中村“大源”逆袭成为全国首个“百亿淘宝村”,见证了贫困人口数量第一的“曹县”华丽蜕变为“网红县”,同时也见证了“90后”南京姑娘高澜瑄以及龙尚村党总支部书记孔石峰等一批大学生成为“新农人”,带领乡亲们探索发展新路径。

中国新闻网总编辑吴庆才。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吴庆才认为,媒体不仅仅是记录者、传播者,也在力所能及地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参与者。“我们愿把这份感动通过报道分享给更多人听,让悬崖村、磨子沟、独龙族和龙尚村的故事被看见、被见证、被传播。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一线,讲好新时代的中国乡村故事。”

因地制宜 产业打底

从一个经济欠发达村,到知名的民俗村,龙尚村是怎么做到的?在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龙尚村党委书记孔石峰看来,龙尚村的乡村振兴路径,关键是在于放弃了采石,做活了山水文章。“龙尚村有两座大山,青龙山和大龙山,山林面积16000亩,还有三个水库分布在这20平方公里以内,独特的自然条件赋予了龙尚村优越的山水资源。为此,历经反复论证,全区第一个以村为主体的发展规划——龙尚‘漫谷’发展规划敲定。”

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龙尚村党委书记孔石峰。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近年来,通过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发展,龙尚的大棚经济葡萄、草莓、有机蔬菜等农业经济项目有序发展,龙尚“漫谷”的品牌也树立起来,村子重点打造了民宿村这一项产业,引入了多家知名民宿,规划文旅项目建设,带动集体经济显著提升,进一步推动了强村富民,乡村振兴。目前,14家民宿建成以后,一年之内新增带动本地村民就业600多人,占民宿从业人员的90%以上,同时还增加网络销售,代售草莓、葡萄等特色农产品25种,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60万元以上。

时间回到去年夏天,一则记录贵州省台盘村篮球比赛盛况的短视频火遍全网。视频里,球赛从第一天白天打到第二天凌晨,村民们将球场围堵水泄不通,比赛奖品是黄牛等土特产,“村BA”由此得名。

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德。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台盘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德说,借助“村BA”的火爆,当地用优质稻、鱼、鸭、猪腿、苗族银饰、刺绣等特色产品作为奖品,在宣传本地优质农特产品的同时,更加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信,“‘村BA’球赛给乡亲带来了人流和收入,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2002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我决定留在老家陪伴父母,成了一名种植苹果的果农。”徐州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丰县果农达人、农民主播陈厚武说,“刚开始种苹果的几年啥都不会,直到2007年县农委请来老师来讲课,我找到了适合的种植方法。果园的苹果大了、苹果红了,像红彤彤的灯笼一样的苹果挂满了枝头,四面八方的果农赶来参观学习。”

徐州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丰县果树达人、农民主播陈厚武。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从2012年开始,陈厚武尝试拍短视频,直播讲课,帮助其他果农。“直播到现在将近五年的时间,没有停下来,帮助了全国近100万果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致富。”陈厚武说。

快手科技副总裁、总编辑刘洋。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快手科技副总裁、总编辑刘洋看来,当前,数字助农已经成为乡村振兴重要发展方向,短视频直播等技术和业态不仅拓宽了农产品上行通道,更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新农具”,为数字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刘洋表示,拥抱每一种生活不仅是快手始终坚守的企业价值,更是企业运营发展的内在逻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帮助更多的乡村地区,拓展更多的用户,让广大用户能够看到更大的世界,产生温暖的共鸣。”

(责编:王仁宏、吕骞)
关键词:
[责任编辑:h001]

资讯播报

联系我们:435 226 40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京ICP备2022022245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