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口疮亦称复发性口腔溃疡,主要以口腔黏膜突然或反复出现圆形或者椭圆形的溃烂为临床症状,进食时疼痛加剧,影响生活质量,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多于男性。
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询问其病史,大都有神疲乏力、情志不遂、饮食不节、睡眠不佳、便秘等表现,而女性多在行经时加重并复发。
《黄帝内经》中载:“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宋代《圣济总录》中载:“论曰口舌生疮者,心脾经蕴热所致也,盖口属脾,舌属心,心火者,脾者土,心火积热,传之于脾,二脏俱蓄热毒,不得发散冲之上焦,故令口舌之间,生疮肿毒。”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医把口疮分为实火和虚火。实火之人多为青壮年,体格健壮,病程较短;虚火之人多为中老年、女性,病程长,病情迁延难愈。复发性口疮主要病因当属虚火。
口疮患者常有灼热疼痛、口干口苦、大便排解不畅、舌红、脉数等热象,但是常自述每当劳累后就会复发,或者食凉饮冷后就会腹泻;或舌体虽红,但体胖有齿印,舌苔腻而水滑等寒象。
深究其因,多由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情志不畅,肝郁化火,或劳役过度,脾气受损。中洲不足,运化无力,饮食停滞,水湿停运,日久蕴而化热,冲之上焦。所以复发性口疮多属脾虚胃实,虚火上浮。
此病因中气不足,气虚阳浮,故当补中益气,降火清胃为主,解毒止痛为辅。
在临床上实证迁延日久,邪气必会耗伤人体气血;气血虚弱又会产生一些病理产物,继而恶性循环下去;所以,不易辨别属虚属实、属热属寒。
对于这种情况,中医常从脾胃论治,所以采用补脾清胃,清热解毒,平调寒热之法,脾气足则运化正常,气血充足调和;胃火得降,心火得泻,自然口疮不再复发。
脾主运化,升清,脾病则多虚多寒,脾虚则生湿,清气不升;胃主受纳,降浊,胃病则多实多热,胃实则浊气不降。
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气机壅塞于中焦,则为痞;脾气不升则见下利,胃气不降则见呕吐,胃热上熏则见口疮、口干、口苦;脾湿与胃热合,则见湿热之象,如舌苔黄腻,口粘等,再则,湿热中阻也可形成呕、痞、利。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谓:“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半夏泻心汤:
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
方中半夏辛温而散,燥湿化痰开结,降逆止呕;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姜夏的辛温而散而升脾气。
黄芩、黄连苦寒,泻胃热,降胃气;姜夏芩连并用即是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的配伍,脾阳复,脾湿除,脾气升,胃热清,胃气降,升降复常,诸证自愈。
人参、大枣、甘草以补脾胃之虚,复升降之职,以绝后患,又是攻补兼施的配伍方法。
热门
联系我们:435 226 40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京ICP备2022022245号-17